当前位置: 首页 > 开云集团

中国孩子口粮诞生记:赢下这场技术的硬仗到底用了哪些秘密武器

发布时间:2024-04-12 来源:开云集团

  一个挡不住的事实是,90后、95后正在成为中国母婴市场的消费主力军,并且,其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父母占比更是达到了整体的66%。

  年轻,让这些父母更愿意选择高品质、个性化的产品;而高学历,让这些父母对产品的细节更加“挑剔”。

  年轻父母关注奶粉的细节明显更多了,除了奶粉的成分,还会关注奶粉的形态、颜色、气味、溶解性等等,也不断倒逼品牌精进、升级。

  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5.4亿元,同比增长32.6%,近三年净资产收益率超40%,近四年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109%。

  作为一个成功打爆市场的中国奶粉品牌,飞鹤背后的科技内功与产品逻辑,值得很多人重新思考一个问题:

  婴幼儿奶粉是乳品中科技含量最高的品类,所以,过硬的技术和不断精进的工艺是打造好产品的根基。

  体验过飞鹤产品的人都能感知到,在行业内飞鹤奶粉的速溶性确实可圈可点,倒水里面冲开速度特别快,温水状态下可能都不用10秒,没有结块——实际上这跟奶粉的工艺有非常大的关系。

  通常来说,一些奶粉品牌判断速溶性的方法,是在奶粉制作的完整过程当中提取样品,用特定的方式来进行试冲。然而这种宏观的冲调实验反映影响奶粉速溶性的因素很多,怎么把这个事做的更精细?

  “为了研究这个事情,我基本上在设备旁边住下了,天天成宿成宿研究,就为了发现一个关键的东西,奶粉制造的工艺参数、奶粉冲调的速溶性及奶粉颗粒形态之间的关系。”

  为了提高研究精度,飞鹤将马尔文分析仪用到了奶粉行业中,逐步提升奶粉的速溶性。

  “那台设备之前从来就没在奶粉行业用过,数据库里都没有奶粉的数据。这就等于一辆没调校过的跑车,你怎么踩也踩不到200迈的感觉,怎么办?就只有掀开机箱盖挨个试。为了建立奶粉的数据库,我们就得一个一个去测,去试。”谢阳说。

  此外,未解决奶粉粘塔的问题,飞鹤创新性地把材料学里面一个常见设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应用在奶粉测定上。

  本来这个设备是研究塑料、高分子材料用的,飞鹤用这样的解决方法把不同配方奶粉的黏点都测定出来,就能更精细的控制温度,从而避免粉粒粘塔现象发生。

  “比如说经过DSC测定后,某个配方的奶粉在80度的时候就会开始变粘,我在生产这个配方(奶粉)的时候,将喷雾干燥奶粉的温度控制在80度之下。”

  谢阳特别真诚地说:“有的奶粉冲完以后(颗粒没溶解)挂奶瓶特别多,实际上不影响孩子喝,但在飞鹤这就是精进项,我们是为了给予消费者更愉悦的使用体验。”

  从发现问题到处理问题,背后不是需要几个技术人才单兵作战,而是要求整个团队有强悍的作战能力。

  数字化技术外加高效的管理体系正在推动飞鹤不断的提高产品质量的精细化控制能力、降本增效以及自身管理水平。

  飞鹤的员工告诉刀哥,在工厂,技术人员的占比超过25%,仅次于生产人员占比。

  飞鹤每个季度,集团和工厂层面都会评质量技师奖,还有科学技术创新奖、专利申请和授权奖,奖金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都在激励在工艺和技术上的突破,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

  2021年上半年,飞鹤合计向386名公司内符合资格的参与者授予了4,544.38万股购股权,来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力。

  2017年,飞鹤引进了WCM管理体系,具体落实到工厂内部的动作就是,飞鹤针对每个岗位设立了员工的技能矩阵,技能矩阵当中会梳理出不同员工要掌握的所有技能,并且要梳理出来每一项技能要达到的目标分值。

  然后还要根据每一项技能,梳理出一份技能检查表。接下来,按照标准和检查表,对员工做初步摸底,了解个人当前能达成的水平是什么样。

  目标值、当前值都有了,差距也就清晰了,然后就能够最终靠视频、课件,对于重点培养对象,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并结合理论教学和现场实操演练等,开展各种各样的形式的培训教学,更高效地针对技能差距做培训计划。

  “工作过程中并不是整天苦思冥想,而是去工厂观察设备运转,飞鹤对于创新研究、工艺改造、同事及领导的态度在同行业内都是很开放活跃的,领导支持研究,同事踊跃研究。”谢阳说。

  数据不会骗人。截至2021年2月,飞鹤共申请了63项专利,其中仅龙江工厂在2021 年6~7月,就有8项专利申请。

  企业间竞争即人才之争,只有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员工的价值才不再是劳动力,而是创造力和创新效率。

  这一点,几乎是每个品牌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因为所有的消费力,不能离开信任作为基础。

  尤其是奶粉行业,花了钱的人国产奶粉普遍缺乏安全感,并不全是中国奶粉真的不如国外大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还不够信任。

  比如,可口可乐、老干妈、华为手机,因为已经建立起品牌信任状,所以始终在用户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2012年1月,飞鹤就上线试运行了全产业链可追溯系统,3月正式对消费的人提供溯源查询服务,在全行业率先开启信息化溯源。

  从2014年开始,每年夏季,飞鹤都会开展“飞鹤乳业全产业链溯源之旅”的活动,邀请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到飞鹤的工厂、牧场进行实地参观。

  即便去年受疫情影响,线下溯源难以开展,飞鹤也并没有暂停溯源行动,而是将线下“搬到”了线上,通过多平台直播,让我们消费者零距离感知飞鹤“透明化工厂”。

  今年的溯源活动期间,飞鹤又推出了“0距离”产业集群云溯源直播和7*24小时不间断的静直播,把北纬47°黄金奶源带中,飞鹤创新产业集群里最优质的草、地、牛、奶、粉呈现给消费者,让大家一起见证从中国黄金奶源地诞生出的奶粉,是如何成为宝宝口中那一杯营养。

  随着飞鹤的直播镜头,全国各地的消费的人都能够正常的看到,草木葱茏的湿地上,丹顶鹤飞过芦苇荡;一望无际的田野里,玉米、燕麦草、紫花苜蓿茁壮生长;蓝天白云下,奶牛悠闲地散着步;智能化婴幼儿奶粉生产车间,全自动密封生产线上,一罐罐奶粉源源不断地被制造出来。

  一个强悍的数据是,2020年开始飞鹤在抖音等多平台陆续开启溯源直播,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已完成了超过700场直播。

  想要提高花了钱的人国产奶粉的品质信任和消费信心,需要做的还很多,并不是空喊口号。

  飞鹤正是通过建立全产业链可追溯系统将产业链“透明化”展示出来,逐渐完备产品质量并及时满足那群消费的人新需求,强化消费者信任感。

  所有革命性的产品都源于行业的“质变”,飞鹤的这场质变最开始围绕技术发生,也是围绕着用户的需求发生。

  飞鹤董事长冷友斌曾说:“做婴幼儿奶粉没什么诀窍,要老老实实打好基础,最重要的是需要耐得住寂寞。”

  未来,洋奶粉品牌和中国品牌将展开一场全方位的较量,飞鹤正作为中国乳企的龙头,扛起“国粉”大旗,带领着国产奶粉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