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粒喷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喷雾喷头结构。
2.现有的造粒喷嘴一般都是将需要雾化的液体类介质通过喷嘴内部设置的旋流通道非常快速地旋转,再与雾化气体高速碰撞、剪切、摩擦以此来实现雾化。在流体量大的情况下,旋流通道常常要采取表面处理才能降低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但是这种表面处理增加了整体的成本,并且还存在加工困难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结构来解决流体量大的情况下旋流通道易堵塞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喷雾喷头结构,解决了有关技术中造粒喷嘴在流体量大的情况下出现旋流通道易堵塞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喷雾喷头结构,包括旋转体和设于所述旋转体上的喷嘴,所述旋转体呈圆柱状且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开设有旋流通道,所述旋流通道贯穿至所述旋转体的另一端,所述旋流通道的轴线与所述旋转体的轴线异面不平行,所述旋流通道中部直径小于所述旋流通道两端直径,所述旋转体还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一端连通所述旋转体的外部,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旋流通道中部,所述喷嘴开设有出料孔,所述出料孔一端与所述旋流通道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喷嘴的外部。
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通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旋转体的轴线.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旋流通道和所述连通孔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设置。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喷嘴的端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出料孔连通至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所述出料孔借助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所述第一凹槽。
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凹槽呈半圆球状,所述出料孔连通至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中心处。
1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与现存技术相比,喷雾喷头结构包括旋转体和喷嘴,喷嘴设置在旋转体上,旋转体呈现圆柱状,旋转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底壁开设有旋流通道,旋流通道的另一端连通至旋转体的另一端,旋流通道的轴线与旋转体的轴线异面不平行,这样就能保证流体在喷入到出料孔之前进行旋转,进而能更好的进行雾化。旋流通道的中部直径小于旋流通道两端直径,连通孔的端部连通至旋流通道的中部,这样在旋转体内部就能形成文丘里效应,进而保证流体在会加速从旋流通道内出去,这样就能逐步降低流体堵塞旋流通道的风险,提高了流体造粒的效率。
19.1、旋转体,2、喷嘴,3、第一凹槽,4、旋流通道,5、连通孔,6、出料孔,7、第二凹槽。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喷雾喷头结构,包括旋转体1和设于旋转体1上的喷嘴2,旋转体1呈圆柱状且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3,第一凹槽3的底壁开设有旋流通道4,旋流通道4贯穿至旋转体1的另一端,旋流通道4的轴线,连通孔5一端连通旋转体1的外部,另一端连通至旋流通道4中部,喷嘴2开设有出料孔6,出料孔6一端与旋流通道4连通,另一端连通至喷嘴2的外部。
22.本实施例中,喷雾喷头结构包括旋转体1和喷嘴2,喷嘴2设置在旋转体1上,旋转体1呈现圆柱状,旋转体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3,第一凹槽3的底壁开设有旋流通道4,旋流通道4的另一端连通至旋转体1的另一端,旋流通道4的轴线的轴线异面不平行,这样就能保证流体在喷入到出料孔6之前进行旋转,进而能更好的进行雾化。旋流通道4的中部直径小于旋流通道4两端直径,连通孔5的端部连通至旋流通道4的中部,这样在旋转体1内部就能形成文丘里效应,进而保证流体在会加速从旋流通道4内出去,这样就能逐步降低流体堵塞旋流通道4的风险,提高了流体造粒的效率。
23.如图2~图5所示,进一步,连通孔5的轴线的轴线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设置。多个旋流通道4呈圆周均布。
24.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空气可以顺利的进入到流体内进行加速,能采用连通孔5的轴线的轴线的轴线是一个直线,这样空气就不可能会受到阻碍。为了更好的提高流体造粒的效率,将旋流通道4与连通孔5均设置成多个,并且保证旋流通道4与连通孔5采用一一对应的形式设置。由于旋流通道4的轴线是倾斜设置的形式,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多个旋流通道4之间不会相互干扰,因此将多个旋流通道4布置的形式选择为圆周均布的形式。
26.本实施例中,为降低旋流通道4内流体受到的阻力,将旋流通道4的直径改变处设置有倒角,在降低流体阻力的同时还能避免旋流通道4内出现紊流的情况。
27.如图4~图5所示,进一步,喷嘴2的端部开设有第二凹槽7,出料孔6连通至第二凹槽7的底壁,出料孔6借助第二凹槽7连通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7呈半圆球状,出料孔6连通至第二凹槽7的底壁中心处
28.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出料孔6与多个旋流通道4同时连通,在喷嘴2的端部设置第二凹槽7,当喷嘴2设置在旋转体1上时,第二凹槽7与第一凹槽3对接并形成过渡空间,旋流通道4和出料孔6都与过渡空间连通,流体先从旋流通道4进入到过渡空间内,然后再进入到出料孔6内。由于旋流通道4的轴线倾斜设置,因此从旋流通道4内出来的流体会呈圆周朝向不同的方向,此时将第二凹槽7设置为半圆球状的形式,能够保证流体都能顺滑的进入到出料孔6内。
2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喷雾喷头结构,包括旋转体(1)和设于所述旋转体(1)上的喷嘴(2),其特征是,所述旋转体(1)呈圆柱状且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的底壁开设有旋流通道(4),所述旋流通道(4)贯穿至所述旋转体(1)的另一端,所述旋流通道(4)的轴线)的轴线异面不平行,所述旋流通道(4)中部直径小于所述旋流通道(4)两端直径,所述旋转体(1)还开设有连通孔(5),所述连通孔(5)一端连通所述旋转体(1)的外部,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旋流通道(4)中部,所述喷嘴(2)开设有出料孔(6),所述出料孔(6)一端与所述旋流通道(4)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喷嘴(2)的外部。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雾喷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连通孔(5)的轴线)的轴线所述的一种喷雾喷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旋流通道(4)和所述连通孔(5)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设置。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喷雾喷头结构,其特征是,多个所述旋流通道(4)呈圆周均布。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雾喷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旋流通道(4)的直径改变处设置有倒角。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雾喷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喷嘴(2)的端部开设有第二凹槽(7),所述出料孔(6)连通至所述第二凹槽(7)的底壁,所述出料孔(6)借助所述第二凹槽(7)连通所述第一凹槽(3)。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喷雾喷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凹槽(7)呈半圆球状,所述出料孔(6)连通至所述第二凹槽(7)的底壁中心处。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粒喷嘴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喷雾喷头结构,包括旋转体和设于旋转体上的喷嘴,旋转体呈圆柱状且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底壁开设有旋流通道,旋流通道贯穿至旋转体的另一端,旋流通道的轴线与旋转体的轴线异面不平行,旋流通道中部直径小于旋流通道两端直径,旋转体还开设有连通孔,连通孔一端连通旋转体的外部,另一端连通至旋流通道中部,喷嘴开设有出料孔,出料孔一端与旋流通道连通,另一端连通至喷嘴的外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有关技术中造粒喷嘴在流体量大的情况下出现旋流通道易堵塞的问题。量大的情况下出现旋流通道易堵塞的问题。量大的情况下出现旋流通道易堵塞的问题。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探索新型氧化还原酶结构-功能关系,电催化反应机制 2.酶电催化导向的酶分子改造 3.纳米材料、生物功能多肽对酶-电极体系的影响4. 生物电化学传感和生物电合成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1.高分子材料的共混与复合 2.涉及材料功能化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高分子热稳定剂的研发
高分子生物材料与生物传感器,包括抗菌/抗污高分子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超分子水凝胶、蛋白质材料的合成与自组装、等离子体聚合功能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SPR)、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生物传感器等。
1. 晶面可控氧化铝、碳基载体及催化剂等高性能、新结构催化材料研究 2. 乙烯环氧化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3. 低碳不饱和烯烃的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及工业技术开发
1. 加氢精制 2. 选择加氢 3. 加氢脱氧 4. 介孔及介微孔分子筛合成及催化应用